工艺要求:
1.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
在一定的人力、物力资源条件下,通过合理的安排工序和接纳最佳的操作要领抵达目的。
2.确保产品质量的优良性和稳定性
(1) 各装配位号元器件的类型、型号、标称值和极性等特征标记要切合产品的装配图和明细表要求;
(2) 贴装好的元器件要完好无损;
(3) 贴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不小于1/2厚度要浸入焊膏。关于一般元器件贴片时的焊膏挤出量(长度)应小于0.2mm,关于窄间距元器件贴片时的焊膏挤出量(长度)应小于0.1mm。
3.元件正确
要求各装配位号元器件的类型、型号、标称值和极性等特征标记要切合产品的装配图和明细表要求,不可贴错位置。
4.位置准确
元器件贴装位置要满足工艺要求,元器件的端头或引脚均和焊盘图形要尽量对齐、居中,要确保元件焊端接触焊膏图形。
5.压力(贴片高度)合适
贴片压力(Z轴高度)要恰当合适,见图5-5,贴装好的元器件要完好无损, 贴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不小于1/2厚度要浸入焊膏。关于一般元器件贴片时的焊膏挤出量(长度)应小于0.2mm,关于窄间距元器件贴片时的焊膏挤出量(长度)应小于0.1mm。
贴片压力过。涸骷焊端或引脚浮在焊膏外貌,焊膏粘不住元器件,在通报和再流焊时容易爆发位置移动,另外由于Z轴高度过高,贴片时元件从高处扔下,会造成贴片位置偏移。
贴装工艺流程
贴装的工艺流程包括下面几个环节:
1.贴装前准备
贴装前准备事情是很是重要的,一旦出了问题,无论在生产历程中或产品检验时查出问题,都会造成差别水平的损失,贴装前应特别做好以下准备:
(1)准备相关产品工艺文件,如产品的BOM表、装贴位置图等;
(2)物料准备
凭据产品工艺文件的贴装明细表领料(PCB、元器件)并进行核对。
对已经开启包装的PCB,凭据开封时间的是非及是否受潮或污染等具体情况,进行清洗和烘烤处理。
关于有防潮要求的元件,检查是否受潮,对受潮元件进行去潮处理。开封后检查包装内附的湿度显示卡,当指示湿度>20%(在23℃±5℃时读。,说明元件已经受潮,在贴装前需对元件进行去潮处理。去潮的要领可接纳电热鼓风干燥箱,在125±1℃下烘烤12—20h。
开封后的元件和经过烘烤处理的元件必须存放在相对湿度≤20%的情况下(干燥箱或干燥塔),贴装时随取随用;开封后,在情况温度≤30℃,相对湿度≤60%的情况下72小时内或凭据该元件外包装上划定的时间(有的划定7天)完成贴装;当天没有贴完的元件,应存放在相对湿度≤20%的情况下。
(3)设备状态检查
检查压缩空气源的气压应抵达设备要求,一般为5~6kg/cm2。检查并确保导轨、贴装头移动规模内、自动更换吸嘴装置周围、托盘架上没有任何障碍。
2.贴片机编程
(1)离线编程
离线编程是指利用离线编程软件和PCB的CAD设计文件在盘算机上进行体例贴片程序的事情。离线编程可以节省在线编程时间,从而可以减少贴片机的;奔,提高设备的利用率,离线编程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别有意义。
离线编程软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:CAD转换软件和自动编程并优化软件。
离线编程的办法:
PCB程序数据编辑 自动编程优化并编辑 将数据输入设备 在贴片机上对优化好的产品程序进行编辑 校对检查并备份贴片程序
(2)在线编程
在线编程是在贴片机上人工输入拾片和贴片程序的历程。拾片程序完全由人工体例并输入,贴片程序是通过贴片头上的摄像机对PCB上每个贴片元器件贴装位置的精确摄像,自动盘算元器件中心坐标(贴装位置),并纪录到贴片程序表中,然后通过自动优化而成。
关于已经完成离线编程的产品,可直接调生产品程序,关于没有CAD坐标文件的产品,可接纳在线编程。
3. 装置供料器
按元件的规格及类型选择适合的供料器,并正确装置元件。
装置编带供料器装料时,必须将元件的中心瞄准供料器的拾片中心。装置多管式振动供料器时,应把元件体长度接近的元件安排在同一个振动供料器上。装置供料器时必须凭据要求装置到位,装置完毕,必须由检验人员检查,确保正确无误后才华进行试贴和生产:
(1)凭据程序料站表将种种元器件装置到贴片机的料台上;
(2)装置供料器时必须凭据要求装置到位;
(3)装置完毕,必须由检验人员检查,确保正确无误后才华进行试贴和生产。
4.首件试贴
首件是指生产出的第一片PCB板,由品管人员进行核对,通;凳蕴被嵊龅揭韵录傅悖
(1)拾取失败:拾取高度,元件厚度设置不正确,拾取坐标过失,检查后按实际值调解修正;
(2)吸嘴:是否梗塞、不洁净,或端面磨损、有裂纹,应实时清洗或更换吸嘴;
(3)吸嘴类型:太大可能造成漏气,吸嘴太小会造成吸力不敷等,凭据元器件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吸嘴型号;
(4)图像:是否正确,如不正确,则可能频繁弃片,应重新设置图像。
5.批量生产
首件确认OK后,进行批量生产。
6.生产结束
更多详情敬请关注以下二维码